
郑海涛博士在德州党委作相关演讲
“随着政策的推动,技术环境的成熟,5G牌照的发放,AI将更深入地应用到新闻的生产过程中,当下正迎来我国县级融媒体发展最好的机遇。”
6月14日上午,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、深圳市智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郑海涛博士,出席了德州市党委主办的“县级融媒体建设”研讨会,为德州市(县)宣传部、融媒体中心、电视台等单位负责人进行融媒体建设相关宣讲,通过生动的案例,详实的数据,论述“人工智能如何驱动县级融媒体建设升级”。

德州市、县宣传部负责,各级媒体负责人参与了此次会议
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舆论战略部署,2019年,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传媒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与焦点。各级市县宣传部门,通过借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春风,在体制机制、资金资源、场地人员、编制机构等问题上获得改革动力与支持,提升县级媒体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。
2019年5月,各地区涌现出了一波政务媒体关停潮,再次为县级融媒体的发展腾出了广阔的空间。
然而,业内媒体观察人士指出,从某种程度上说,县级融媒体中心解决了机制改革、资金困难等问题,但依然很难撬动媒体运营困难的根本。
县级融媒体运营有其特殊的困境,如:立足本地,对热点不敏感,内容资源有限,新闻素材缺乏,随着融媒体中心的建立发布平台增多了,但内容的稀缺现状依然严峻;新媒体人缺乏用户思维,只是纯粹建立一个APP,内容缺乏针对性,千篇一律;没有建立一套适应本地本媒体实际的科学的采编发流程模式等。
县级融媒体建设需坚持:本地化+智能化+优质内容方向
郑海涛博士在演讲中指出,“‘本地化+智能化+优质内容’,是县级融媒体建设突围的重要方向。”
县级融媒体最鲜明的特色在于本地化,要突出本地优势,关注本地民生,才能真正做到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,获得用户资源;县级融媒体只有始终坚持内容为王,才会有生命力;探索将大数据、算法推荐、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应用到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升级当中,创造大量贴近本地的内容资讯,通过个性化推荐触达精准用户,是解决县级融媒体困境的重要出路。
5月25日,智搜公司牵手厦门日报社推出的人工智能资讯平台——潮前智媒APP正式上线,这款立足厦门本地的APP,集合了资讯聊天、智能写作、智能化采编、智能专题、头条快报、个性化推荐等诸多亮点于一身,其独有的“厦门号”功能亮点,通过聚焦厦门本地的政务、民生、休闲、娱乐等信息,实现本地资源整合,打造移动端传播矩阵。

更早于3月29日上线的济南时报·新时报APP,通过智搜人工智能技术赋能,进行采编发流程再造,构建形成“专业化内容生产+用户互动内容生产+机器人生产”优质内容生产体系。通过PGC专业生产,由专业记者生产更专业化内容,让报道更加深入、客观、真实、准确;通过UGC用户生产,让新时报客户端提供的资讯更加个性化、丰富多彩;通过MGC机器人生产,提高快资讯的响应和传播速度,让用户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。

深圳报业集团·晶报APP于5月28日正式上线,通过新一代的智能融媒体解决方案——智搜·智媒平台,为用户提供能“看”、能“听”、能“写”,能“交互”的全新体验,实现传统内容媒体与AI智能的深度融合。纵然资讯类APP市面上已经很多,但以“更生活,更深圳,更阳光”为定位的晶报APP还是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欣喜,据反应晶报APP的下载量节节攀升。
厦门日报·潮前智媒,济南时报·新时报,晶报APP……一个个生动的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媒体转身案例,为县级融媒体建设升级提供了借鉴与参考。

据了解,智搜Giiso是一家以深度学习和智能语义为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以“让写作更简单”为使命,凭借强大的资讯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,打造智能化内容协作平台,通过智媒、智书、智讯三大产品解决方案,为内容产业赋能,已在媒体领域、金融领域、汽车领域进行前沿探索并实现商业落地。